当前位置: > 足球新闻 > 正文

湖北选手孙佳俊:从梦想到现实,全力拼搏改写历史

8月4日,冠军中国队选手徐嘉余、秦海洋、孙佳俊、潘占乐(从右至左)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图片)

2024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冠军_北京奥运会足球冠军_2022奥运会足球冠军

7月27日,昌雅妮夺金当天,郑珊(前排左)、闫子贝(后排中)在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观赛。(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施功 摄)

孙佳俊赛后与本报记者合影。(湖北日报记者李明摄)

小将孙佳俊为崇仁路体校夺回冠军奖杯。(资料图)

8月4日,中国队选手孙佳俊在比赛中。(新华社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马明宇巴黎报道

“我曾有过这个梦想,但直到游完泳我才意识到,要实现梦想,我必须努力拼搏。”8月4日晚9点,孙佳俊完成尿检后回到中国队休息区,他已经平静了下来,胸前挂着改变历史的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以下简称男子混合泳接力赛)金牌。

从1984年至今,美国已经保持着连续10届奥运会夺得该项目金牌的恐怖纪录,而中国队的最好成绩是东京奥运会的第八名。

中国队是如何打破这一垄断的?孙佳俊又是如何实现这一梦想的?

夺冠前三天——

主力、压力与动力

在随中国队出征法国之前,孙佳俊能否参加男子混合泳接力比赛还是个未知数,他在8月2日至4日决赛前三天的表现是关键。

8月2日进行的男子100米蝶泳预赛,孙佳俊51秒85排名第19位,王昌浩52秒37排名第26位,两人均未能进入半决赛,按照接力队个人成绩排名选拔标准,孙佳俊已稳固主力阵容第三棒。

8月3日,男子混合团体预赛,中国队和美国队分列第一、第二组。中国队派出徐嘉余担任仰泳、覃海洋担任蛙泳、王昌浩担任蝶泳、潘占乐担任自由泳。总排名前三名分别是法国队、中国队和美国队,对应的决赛泳道分别是法国队第4名、中国队第5名、美国队第3名。

预赛的排名符合中国队的战术安排,决赛中与美国队之间有法国队,中国队可以自由活动,不受影响,蝶泳则由孙佳俊接棒。

加入接力队后,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孙佳俊对自己并不满意,“个人项目我能游得更好。”越想,压力就越大。“7月初到法国适应时差后,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各种疯狂的想法涌上脑海,就像看电影一样。”在这一切压力之中,还有责任感。“在东京,队长闫子贝和教练郑山都留下了遗憾,我真的要弥补。”

“要享受压力,要享受赛前的紧张,只有直面困难2024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冠军,才能克服困难。”与孙佳俊同房的老将王顺给出了建议。虽然自称没天赋,但孙佳俊并不笨,从蝶泳到男单、男双、混合接力决赛,三天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应对紧张,随之而来的是拼尽全力的决心和完美的放松感。

夺冠后泪流满面——

我让闫队长和郑教练梦想成真

中国接力队提出要打破美国队垄断,这可不是开玩笑,也确实有办法打破。

徐嘉余保持状态,秦海洋低开高走,最后一击潘占乐的无敌存在感才是最关键的绝招。孙嘉俊的三击优势不大,但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一定要稳住,我们会和美国、法国拼,为潘占乐争取时间。”赛前,四人互相鼓励,“我们谁也没说能夺冠,但都知道,因为我们相信自己。”孙嘉俊说。

决赛开始,第一跑者徐嘉余在50米后奋起直追,以微弱优势率先传递接力棒;秦海洋与徐嘉余一样,在冲刺传递接力棒时重新夺回第一。

孙嘉俊接棒后,前25米保持第一,但随后被法国、美国对手超越。他拼命追​​赶,最后冲刺甚至不顾呼吸,创造了51秒19的个人最好成绩。在最后的冲刺中,他在前50米超越美国队,在第75米超越法国队,成绩是45秒92!这个成绩超越了他刚刚打破的46秒40的世界纪录,最终以0.55秒的优势率先到达终点!

虽然最终美国队超越了法国队,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潘占乐领先。

垄断被打破了!

巴黎拉德芳斯球场瞬间沸腾起来。孙嘉俊、徐嘉余、秦海洋三人回到起跑台,举起双手欢迎潘占乐。“那一刻,我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忘了。”孙嘉俊来到混合采访区时,已经泪流满面,直到与记者见面前一刻,才终于平静下来。

“我卫冕了接力棒,但也要感谢队友,我完成了闫子贝和郑教练未能实现的梦想!”孙佳俊说,夺得这枚金牌,是努力和运气的结合,但他的勤奋也是这幅历史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夺冠后,孙佳俊第一时间给奶奶戴仁美、教练郑珊、闫子贝发信息,问奶奶怎么回复时,他笑着说:“奶奶说,好好休息,对啊,我太累了,现在终于有时间休息了,可以好好休息了。”

经过漫长而又短暂的巴黎追梦之旅,孙佳俊夺得了一枚超级金牌,如愿以偿。

孙海兵神父

“他没有让国家失望。”

“君君,祝贺你在奥运会上让五星红旗升起来!”戴仁美凌晨2点53分给远在巴黎的孙子孙嘉俊发来微信,孙嘉俊热情回复:“谢谢奶奶!”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体育场升国旗、唱国歌。”戴仁美说,8月1日是贾俊24岁生日,她给孙子送上生日祝福,并附上一个写着“666”数字的微信红包,祝他比赛顺利。

孙佳俊和队友夺冠后,戴仁美的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从小区门口到楼口,红色的庆祝横幅无一不在传递着这个宜昌小伙子和队友们的奥运传奇。

2009年,戴仁美带着9岁的家俊到武汉练习游泳。两人租了一间几平米的房子,住了三年多。她总是趴在窗台上看孙子练游泳。她对孙家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管发生什么,只要努力、拼搏,就不会后悔。”

“决赛的时候,看到孙佳俊出现在直播间,全家人的心才终于踏实了。”孙佳俊的母亲陈枣荣透露,在此之前2024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冠军,全家人都不确定他是否会参加接力赛。

赛后,孙佳俊在游泳池里流泪,令远在宜昌的家人也泪流满面。“他能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陈枣荣说,但全家人都支持孙佳俊继续追梦,无怨无悔。

“儿子2024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冠军,谢谢你的付出!”沉默寡言的父亲孙海兵难掩激动之情,“我一直相信儿子,他没有让祖国失望。”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一超通讯员王震于嘉跃)

童年教师

新的“作业”已发送

“孙家俊,时隔多年,张老师又给你布置了一次作业,作业内容你回母校看看,时间你定。”8月5日中午,武汉市硚口区井冈山小学老师张兆军给远在巴黎的孙家俊发来一封信。学生孙家俊发来信息,两小时后,回复来了:“谢谢张老师,我会回去看你的。”

小时候,孙嘉俊就读于井冈山小学,2009年至2012年在湖北省崇仁体育中心训练,孙嘉俊已经毕业十多年了,但提起他,张兆军立刻想起那个帅气、阳光、稳重的形象。

2009年,9岁多的孙嘉俊从宜昌来到武汉,跟随奶奶读书。“刚转入我们班的时候,是奶奶照顾他。他很乖巧,比同龄人更懂事、有礼貌,而且性格低调内敛,不爱炫耀。我想,就是这些品质,让他走上了冠军之路。”

2023年10月16日,井冈山小学升旗仪式上,校友孙家俊通过视频发来国旗下的讲话,鼓励学弟学妹们弘扬硚口“冠军精神”。孙家俊说,校园一角的假山、秋天满园飘来的桂花香、与朋友挥洒汗水的快乐,时常浮现在脑海中。最难忘的是班主任张召军的默默支持,以及众多老师和教练的鼓励和帮助,是他前进路上最坚强的支持。

时隔北京奥运会16年,孙佳俊的胜利,让“冠军摇篮金牌基地”省体育局崇仁体育训练中心成功延续了来之不易的奥运金牌。孙佳俊当时在崇仁中心少儿体校游泳重点班,师从刘华斌教练。外界对这名学生的评价是“积极、刻苦、自律”。“当时他大概10岁左右,技术基础和训练能力都比较薄弱,但他并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训练计划,每次下课后都会主动向教练请教技术问题。回家后,就给自己布置‘附加作业’,通过强化辅助练习不断弥补不足。”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倩倩刘杰通讯员詹欧王文婷高山)

地质大学

我的“小太阳”登上奥运之巅

孙佳俊和中国队的胜利,让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师生们无比自豪。孙佳俊是该校体育学院2023级硕士生。

比赛结束后,孙嘉俊的硕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体育学院张一恒副教授立即发来贺信:“恭喜嘉俊夺得奥运会金牌!功夫不负有心人,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不断突破,创造新高度,在更多领域勇攀高峰!”

体育学院副院长李伦说:“孙家俊这两年忙于备战亚运会、奥运会,但他对学习很重视,要求很严格,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自学,年轻人肯吃苦,很不容易!”

孙家俊与毛磊是同一所学校的同学,两人经常交流,毛磊习惯叫他“小孙”。“他性格比较腼腆,学习很刻苦,待人也非常友善。今年春节前,他特意从老家寄来一箱脐橙,担心大家不收,还特意告诉大家,水果不贵,还感谢大家平时对他的照顾。”

因为训练任务繁重,孙嘉俊在学校的时间并不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张义恒说:“他经常对自己的训练进行总结,希望以后能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有着体育育人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孙佳俊的胜利体现了中国地质大学子勇敢拼搏的精神。”李伦说,“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更多地球大学子能为学校、为国家争光!”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丽略、通讯员王俊芳)

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会男子足球资格赛在武汉举行

湖北日报讯(记者蔡毅 通讯员吕璐)8月5日下午,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会男子足球资格赛(G组比赛)在武汉拉开帷幕,首轮比赛,新华路体育场主场湖北U18队4比1战胜安徽U18队,取得开门红。

青少年三大球赛作为新设立的国家级赛事,与青运会、全运会共同构成了旨在提高中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水平的国家顶级赛事,在足球项目中,赛事要求参赛球员必须是2006年全国预选赛参赛的30支球队,分为7个赛区,每个赛区的前两名和成绩最好的第三名球队将于年底在湖南与东道主湖南队对决。作为7支预选赛东道主之一,分在G组的湖北队将与浙江、安徽、广西和海南四支球队同场竞技。

此外,本次赛事前三名球队所获的奖牌将被纳入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名单。因此,前三大青少年球赛也被各省市自治区称为全运会的“前哨”。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