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建
成都足球氛围浓厚
2012年,足球氛围浓厚的成都被列为“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据成都市足协副主席鲁军介绍,成都市已成立18个区县足球协会。随着这些区县足球协会的成立,成都注册球员数量猛增,由之前的近4000人增加到今年的5万余人。此外,按照成都市的体育场馆数量计算,成都常年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已达30万人。
在足球迷眼中,成都是一座足球底蕴深厚、足球体系完善的城市,因此新一届“城市足球联赛”在成都的推出,也是大家所期待的。据成都市足协主席顾建明介绍成都业余足球联赛,在“城市足球联赛”的赛制中,职业联赛只是一部分,老年、中年、青年、少儿联赛也是重点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人办好足球。如果一个城市的老年、中年、青年、少儿联赛很齐全,这个城市的足球一定是生机勃勃的。”显然,在“城市足球联赛”的设想中成都业余足球联赛,8岁至60岁之间的球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事。
私人资本涌入足球
2013年,成都市五人制足球联赛成立,前四川足球明星邹有根出任联赛主席。如今,联赛已有10多个会员协会,几乎每个协会都有自己的足球场地。比如全民资本建设的成都市仁德足球公园,就拥有7块五人制球场和1块11人制球场。邹有根说:“成都市仁德足球公园只是民间资本进入成都足球市场的一个缩影。2014年成都业余足球联赛,成都市新建的80多块球场几乎全部为民间所有。民间资本越来越多地投入成都足球,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变化。”
成都66号足球厂也是民间投资兴建的,足球场老板王宇先是在昌邑路开了一家有两块五人制足球场的足球场,短短两年间,又在老马路、长顺街等地新开了三家足球场。他说:“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扩张到四家门店,是因为成都人足球氛围好。”
陆俊对此现象解释道:“这说明这个有市场需求,以前的足球场馆已经不能满足民众的足球需求,这也是足球越来越流行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