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新闻 > 正文

从财报揭秘:阿森纳从争四到争冠,砸钱是唯一奥秘吗?

这份财报将揭秘阿森纳从争夺前四到争夺冠军的历程。

文丨橘猫看球

编辑:冯培瑜

本赛季还有1场比赛,阿森纳无疑是英超冠军的有力争夺者,连续两年成为曼城的最大对手,打消了人们对于阿森纳上赛季昙花一现的担忧。

就在两年前,阿森纳还在为争夺前四而苦苦挣扎,如今却已蜕变成英超乃至欧洲最有竞争力的球队之一,秘诀难道仅仅是花钱吗?

从俱乐部的财力以及老板克伦克此前的投资风格来看,他似乎并不支持阿森纳的大手大脚的花钱。

让我们从近几个赛季的财报中寻找答案。

转移投资

英超阿森纳历年排名_阿森纳历年英超排名_英超阿森纳历年排名第几

转会市场来看,阿森纳确实颇有钱,根据近三年转会费净支出统计,阿森纳在易主后仅被切尔西超越,与曼联平起平坐,远超争冠对手曼城和利物浦。

自2018年克伦克完成阿​​森纳全面私有化之后,阿森纳的投资风格发生突变:2018年之前五个赛季(13/14-17/18)的净转会支出总计2.89亿英镑阿森纳历年英超排名,而此后五个赛季(18/19-22/23)的净转会支出高达6.67亿英镑,形成鲜明对比。

阿森纳队史十大转会中,有六次发生在2018年之后,其中赖斯(1亿英镑)、尼古拉斯·佩佩(8000万欧元)和哈弗茨(7500万欧元)位列前三。

这些高价引援中,除了已经离队的佩佩、受到伤病影响的托马斯·帕尔特伊外,全部都是现役阵容中的中流砥柱。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阿森纳突然加大对阵容的投入,与其说是助推了金钱的潮流,不如说是弥补之前引援投入不足的一种方式。

再看资产负债表中的“球员注册权”项目,该项目原值代表引进俱乐部目前所有注册球员(包括租借球员,不含租借球员)的成本,摊销额代表按合同期限摊销并计入损益表的成本金额,净值代表尚未摊销完的部分。

经过多年的巨额投入,阿森纳队纸面球员注册权原始价值在上赛季末已高达7.74亿英镑,位列六强中倒数第二,可见其原有的阵容有多么弱;54%的新人率仅次于切尔西的66%阿森纳历年英超排名,证明其注册权价值确实是靠近年来加盟的新球员支撑起来的。

与此同时,阿森纳在引援方面重点关注25岁及以下、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天才,他们的价值在表现出色后将大幅提升——该队近两个赛季在德国转会市场和英超身价榜上均位居第二,仅次于霸主蓝月。

考虑到签约成本相对较低,这一策略极具性价比,球队总市值与注册权原值的比值高达1.29,位列前六名之首。

成本控制

年轻的另一个好处是工资低,22/23赛季,阿森纳队内平均年龄只有23.5岁,是整个英超联赛中第二年轻的球队,而总工资支出高达2.35亿英镑,近十年来首次排在六强球队的最后,甚至被以抠门著称的热刺超越。

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与薪水高出一个多亿的对手竞争,已经很厉害了。

自17/18赛季以来,阿森纳的工资支出一直在2.12亿英镑至2.38亿英镑之间徘徊,并未受到足球通货膨胀的影响。

当然,这与球队长期无缘欧冠有关,如果以近年来在欧冠区内外“跳来跳去”的曼联为参考,再加上4000-5000万的“欧冠溢价”,阿森纳的薪资水平依然远低于热刺之外的其他对手,可见其薪资控制得当。

俱乐部另一项重要开支是球员注册权摊销,阿森纳的摊销一直在稳步上升,从17/18赛季的8600万英镑上升到1.39亿英镑,增幅高达60%,超越刚过1亿英镑的热刺和利物浦,位列英超第四。

包括注册权摊销在内,阿森纳的竞技支出在前六名中排在倒数第二位。根据欧足联最新的财务可持续性规则(FSR),球队的“工资帽”比例为77%,完全符合在22/23赛季将其降至90%以下的要求。

有了欧冠的收入,按要求在两年内逐步降到70%以下应该没有问题。

适当的成本控制也为未来的涨幅留有空间,据统计,22/23赛季阿森纳队内无人进入英超周薪前十,23/24赛季仅有哈弗茨(28万英镑)位列第十。

随着成绩提升,俱乐部势必迎来一波涨薪、续约潮,低起点意味着更大的主动权,也意味着更好的激励效果。

经济支持

只剩下一个问题:阿森纳努力背后的资金支持来自哪里,又能维持多久?

从疫情爆发的19/20赛季到22/23赛季,阿森纳在转会上花费了3.95亿英镑现金,再加上5200万的利息支出和3600万的基础设施资本支出,总现金流出达到4.83亿。

首先消耗的就是俱乐部自身的现金储备,“七存款”时代,俱乐部账面现金多年高于2亿,19/20赛季初还有1.67亿的巨额,但到了22/23赛季末,就只剩下4300万了。

第二是自身的经营性现金流。虽然没有欧冠奖金收入,但得益于成本低廉,俱乐部近四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总计3亿英镑。相比之下,股东投入的资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这并不是否定老板们所起的作用,相反,被《福布斯》评为最有价值体育帝国的KSE(克伦克体育及娱乐集团)才是这一系列复兴的基石。

2020年KSE将俱乐部的高息抵押债券替换为股东贷款后,阿森纳就无后顾之忧了,不再需要预留或者冻结还债资金,所有运营收入都投入到了军备竞赛中。

尽管这一决定很可能是基于集团层面的融资成本考虑,而非无偿贡献。

不得不说KSE这次出手的时机选择得非常巧妙,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意外,曼城和利物浦这两支昔日豪门都面临着更新换代的压力,而切尔西和曼联也还处于动荡之中。

KSE对主教练阿尔特塔的耐心得到了回报,保持稳步上升趋势的阿森纳超越了对手。

阿森纳股东历年注资情况(以股东贷款形式,百万英镑)

不过阿森纳的奖金期正在逐渐结束阿森纳历年英超排名,球队的薪资水平最终也会回到与成绩相匹配的水平,这意味着欧冠赛场带来的收入增幅有一半以上会被工资所吞噬。

如果想继续补强阵容或者提升阵容深度,就必须加强现有资源的利用,提高清理冗余人员的效率,而过去三年,阿森纳平均每年出售球员的收入只有1500万英镑。

“分期付款方式”产生的净转会费应付余额高达2.13亿英镑,与热刺(2.68亿)、切尔西(2.5亿)、曼联(2.35亿)差距不大,继续扩大“信贷”规模的空间有限。

巴克莱银行现有的7000万英镑营运资金贷款作用不大,而且在目前的利率环境下,俱乐部显然无意增加银行贷款。

至于老板,在外债置换之后,每年只进行小额投资,符合美国资本的一贯作风。你可以把他们看作坚实的后盾,但千万别指望他们有不计成本花钱的情怀。平心而论,克伦克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已经足够了。

这句口号今天还适用吗?

结尾

合理的年龄结构、审慎的成本控制、激进的投资风格、稳定的管理团队,如今的阿森纳让人想起了几年前刚起步时的红军,没有了固定资产投入的压力,前者在资金方面要幸福得多。

以利物浦的经验为参考,“挤”出一代球员黄金年龄的时间窗口只有四五年,阿森纳拥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后卫,今年打不出成绩,可以等到明年,但好日子终究有限。

一切都有周期,所以在生活的同时,要充分享受生活,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机会。

克洛普执教第五年就实现了红军30年来夺得联赛冠军的梦想,阿尔特塔能否在执教第五年夺得英超冠军奖杯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作者是巨猫,CFA/CICPA,曾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际足球管理公司,现就职于上市公司投资风控,运营公众号及播客《巨猫看球》

资料来源:阿森纳历年财务报告,瑞士

-结尾-

先前的建议

苏宁走钢丝,助国米拿下第二位球星

意甲:希望的曙光

【女球迷专访】成都看球20余年的曼城、拜仁球迷

点击观看你是最棒的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