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康先生主要职务及简历
香港足球总会董事局成员
他年轻时曾入选香港体育学院,从香港青年队做起,后来成为香港足球队队员、教练,积累了丰富的执教和管理经验。
曾获“年度香港最佳年轻球员”、“年度香港足球最佳11人”、“年度最佳教练”等多项殊荣。
他是一名运动员,后来成为一名教练
熟悉并热爱绿色足球场
那里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如今,他是首位出任香港足总董事会成员的前足球运动员。
过去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已成为当今香港足坛一份珍贵的礼物。
这就是一名体育人的坚持与奉献。
也是个人与事业进一步融合、提升的起点。
年轻人实现在绿地上踢球的梦想
香港足球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地区性球队,约于1900年左右开始发展,其后逐渐引进教练、培养运动员、举办足球比赛……
1914年香港足球总会的成立,标志着香港一百年前就已经有一个推动足球运动的组织,因此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足球运动蓬勃发展,球迷和球队也越来越多。
陈志康先生赛场上的精彩瞬间
陈志康先生年轻的时候,足球已经在年轻人当中流行起来。
“小时候我很活泼,精力充沛。住在住宅区时,我喜欢到处跑。长大一点后,我喜欢在球场上踢足球。”
同期,香港电视台每年都会直播本土足球队与广东足球队的比赛,屏幕上紧张刺激的场面、运动员们的默契配合、观众们的欢呼声深深震撼了电视机前的陈志康。
不知不觉中,一个小小的“足球梦”已经在这个年轻人的心里萌芽。
陈志康先生赛场上的精彩瞬间
机会很快就出现了,陈志康先生获得了随地区队训练的机会,他的运动天赋在现实中得到了发挥,技术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男孩的“足球梦”也进一步成型,他希望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陈志康先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在地方队中崭露头角,后来被选入原体育学院。
十一二岁,正值小学升中学时期,他已随香港少年队到内地以至东南亚国家参加比赛,代表香港与中国广东、泰国等地的队伍比赛。
15岁那年,陈志康先生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抉择:是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以学生的身份完成学业,还是继续坚守自己的爱好足球冠军的相关人物,发展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2003 年皇家马德里队与香港国家队比赛后合影
陈志康先生有些犹豫,毕竟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是“年轻人就应该在教室里学习”,而“当运动员”的理想未必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幸好,陈志康先生的妈妈及时鼓励儿子,认为“人要尽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让陈志康先生静下心来,专心发展足球事业:“我很感谢妈妈,没有她的支持,我今天可能也不会成为一名运动员、教练,更不会加入香港足总。”
在家人的鼓励下,在兴趣爱好的推动下,加上个人的天赋与努力,陈志康先生成长速度更快。
19岁加入香港最大体育会南华体育会,首年便夺得“香港足球年度最佳年轻球员”、“香港足球年度11人最佳球员”、“年度决赛最佳球员”等荣誉。他的人生犹如宝剑出鞘,斗志昂扬,直指未来。
没想到,就在陈志康先生的运动生涯顺利之时,转折却来得如此突然:“我20岁那年,参加香港对日本的足球比赛,受伤离开了赛场。
第二天去看医生,发现韧带撕裂,就算手术后身体也不能完全恢复,最多只能恢复到以前的70%。
事后,陈志康先生花了一年时间完成治疗休养,他觉得恢复过程好漫长:“一开始我很难接受短短一年时间就从巅峰跌落到谷底,很担心自己会因此无法再当运动员,哭了两天。”
然而,一个能承受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怎么会轻易放弃呢?陈志康老师调整心态,积极开展康复训练。
他每天在香港体育学院独自进行6小时康复训练,保持心态冷静,很快克服偶尔出现的情绪波动,最终如愿回到球场,在那片绿地上再次奋战。
复出之后的陈志康先生状态依旧不俗,不仅随队夺得冠军,还在香港成功夺得当年“香港足球年度最佳11人”,重夺球队首发位置。
但他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更成熟的想法:“一年里遇到最好的,也遇到最坏的事情,让我感受到了危机感,毕竟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很短暂。”
陈志康先生与足球有关的精彩瞬间
经过这次意外,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从此,陈志康老师便开始了自己未来的转型工作,30岁之前就在香港考取了不同的教练执照,最高级别可达“A”。
33岁,已经在赛场上奋战十余年的陈志康先生,已经做好了转型做“教练”的充分准备。
他最初在南华足球俱乐部担任助理教练,随后以香港国家队教练员的身份开始为足球界服务。
虽然他不能再亲临足球比赛现场,感受现场的激情和欢呼声,但他已经调整好心态,愿意当一名“幕后英雄”,继续为自己热爱的足球事业贡献力量。
转型背后,助力香港“足球梦”
陈志康老师因为有着丰富的训练、比赛经验,清楚了解球员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处处为球员着想,实施合理的训练计划,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两年后,他得到了担任职业球队主教练的机会,欣喜地实现了职业晋升:“主教练的责任很大,我要决定球队的人员结构、队伍实力等,很多事情都要亲自做,甚至还要亲自参与聘请教练的工作。”
由陈志康先生精心培育的队伍在第二年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球队在比赛中夺得亚军,多名球员更获选为“年度香港足球最佳11人”。
陈志雄先生很高兴看到球队的表现得到社会的认可,最令他自豪的是队里还有一位外籍球员,他已是国家队队员,他本以为来到香港不会学到新技能和知识,没想到跟随陈志雄先生学习后,不但学到了新技能,还见识到香港足球的不俗水平,令他惊喜不已。
“那位外国球员已经30岁了,在体育界很难学到更高级的技术。但来到香港之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学到更高级的东西,并取得了进一步的进步。”
随后,他还荣获了“香港足球年度最佳11人”、“最佳射手”及“年度我最喜爱的球员”等奖项。
同年,陈志康先生还荣获“年度最佳教练员”,这不仅是他执教生涯新的里程碑,更是他迈向新高峰的起点。
随着工作越来越深入,陈志康先生涉足的业务也越来越多,管理球队、聘请教练、联系赞助商、宣传球队等事情都在他的日程里。
在“做广”的同时,他也不忘“做深”:在培训上,他改变队伍不系统的训练方式,使训练变得规范、有效;在管理上,他讲究结果,发现差距、弥补不足。
渐渐地,他具备了管理团队的能力,拥有了管理所需的经验。
一年前,陈志刚先生出任香港足球总会董事局成员,他也是首位由球员出身的董事局成员,这个身份代表着一个突破,也意味着陈志刚先生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现在我为不同的委员会、部门和董事会提供技术建议,并帮助很多委员会协助不同领域的业务,推动香港足球的发展。”
他强调想要尝试新的挑战,“以前我管理球队的时候,要兼顾市场、战略、球员培养等各个方面,把它们整合成一个体系,提高球队整体实力。”
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作需要着眼于香港整个足球产业,所以要有更多的责任感,配合香港足球的发展布局,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形成更加合理的体系。
和过去管理二三十人的团队不同,现在的工作要求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和思考,所以挑战更大。”
没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很难成为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目标的运动员。陈志康先生也明白加入香港足总后所面临的挑战,是他运动生涯的机遇,也将是未来更大的突破。对此,他志存高远,勇往直前。
也正是因为有运动员的背景足球冠军的相关人物,陈志康先生才能体会球员们的处境,他表示,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很多足球比赛被取消,运动员的训练也时断时续,所以一些球员失去了工作和收入,需要关注和帮助。
因此他希望各界能够重视、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帮助行业尽快恢复正常。
对于运动员们,陈志康老师劝告大家要保持心态平和,在生活和训练中戒骄戒躁,不满足于现状,注重自我提升,若能实现自我增值,就能减少内心的恐惧,更快成长。
“现今香港足球水平不断提升,虽然前面有中日韩等体育强国,后面有泰国、越南等东南亚新兴国家,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同向而行,同理念,我相信一定能把香港本土足球事业做大做强。”
在陈志康先生眼中,足球事业不是一系列的球队、一系列的赛事、一群球迷,而是一个需要凝聚力和行动力的整体,需要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足球冠军的相关人物,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奋勇前进。
它代表着生命持续的活力,人类积极拼搏的精神,是体育精神的升华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