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拜仁签下纳格尔斯曼就是一个错误,2500万的转会费没有问题,问题是纳格尔斯曼太年轻,太固执,这让他注定会失败。
上周末,拜仁1-2不敌勒沃库森,多特蒙德超越他们成为德甲积分榜榜首。
相比于结果,更让拜仁球迷无法接受的是过程,因为勒沃库森凭借主教练阿隆索指挥的快速进攻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作为一名年轻的主教练,纳格尔斯曼缺乏阿隆索那样的清晰思维。赛后,这位拜仁主帅总结道:“我们有实力。如果我们能把动力和激情带出来,那么我们就能做到任何事情。”
从这个纯粹非足球的解释中,我们知道纳格尔斯曼其实一直活在傲慢和偏执中,拜仁在弗里克离开后早早敲定纳格尔斯曼为继任者是一个错误。
2500万的转会费不是问题德甲拜仁网易,问题是纳格尔斯曼太过年轻,而且太过固执,这让他注定会失败。
纳格尔斯曼年初接受拜仁官方采访时称拜仁签下他是看中他的足球哲学,并称不会在足球哲学上妥协,他的足球哲学是通过抢高球来掌控比赛,在控球时改变节奏,这一点和拜仁是一样的。
但从对三后卫的执念,到在球员使用和临场指挥上的死不悔改,当拜仁从领先多特蒙德9分到在德甲联赛中落后1分,当球队濒临失控时,纳格尔斯曼依然坚持着只有偏执者才能生存的人生哲学,萨利哈米季奇等人终于忍不住了。
虽然除了拜仁自己之外没有人相信德甲冠军会落入别人的手中。
拜仁之所以在仅仅半个月之后的欧冠1/4决赛对阵曼城的关键时刻不得不换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纳格尔斯曼的不稳定让他的偏执更加明显。
相比于弗里克德甲拜仁网易,纳格尔斯曼并没有为拜仁取得任何进步。
拜仁解雇纳格尔斯曼纯粹是为了吸取教训,也是大战之前的最后一搏。
但对于被一名菜鸟教练试验并浪费两年时间,谁该为此负责,却没有答案。
第二,拜仁请来图赫尔,是为了纠正纳格尔斯曼的偏执错误,以期实现德甲和欧冠的双丰收。
两年前,哈弗茨的灵光一闪帮助切尔西击败曼城,夺得欧冠冠军。
拜仁解雇纳格尔斯曼显然是因为失去了德甲领头羊的位置,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即将与曼城进行的欧冠淘汰赛。
从目前的纸面实力来看,拜仁除了中场组织和哈兰德之外,并不逊色于曼城,相比两年前的切尔西,显然水平更高。
除哈兰德外,曼城的实力相比两年前明显下滑。
这基本上也是为什么拜仁看好图赫尔,并给他提供一份两年半合同的原因。
对于拜仁来说,更换纳格尔斯曼的时机显然已经晚了,世界杯甚至是上赛季末都是更好的选择。
纳格尔斯曼一方面过于偏执,另一方面情商较低,他此次的下课,正是因失去正义而失去支持的典型。
对于图赫尔来说,纳格尔斯曼被拜仁解雇,和他离开巴黎圣日耳曼时的情况基本一样,现在对纳格尔斯曼的批评,完全可以套用在当年的自己身上。执教一家顶级俱乐部,确实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成败取决于成败。
如今将在本赛季结束后被解雇,一方面MMN不参与防守,另一方面球队的角色球员实在无法胜任。
垄断两大联赛的寡头球队的通病是对欧洲赛事的期望值过高,但让拜仁主帅头疼的是,拜仁在德甲的买人方式早已引发民愤,各支球队都决心要与拜仁斗争到底。
虽然拜仁依然是本赛季欧冠夺冠的最大热门,图赫尔的未来之路注定坎坷,但这位海因克斯事实上的弟子在拜仁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第三,从德国队在世界杯小组赛中连续出局,到拜仁在欧冠淘汰赛中连续失利,其实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德国队的高压打法确实在没落,正在逐渐被简单的低位防守和快速反击所破解。
本赛季的利物浦给大家的感觉就是没落,虽然阵容老化成为了球队成绩下滑的最大原因,但是利物浦如今的颓势已经让克洛普的德式高压足球已经无法撼动。
事实上,从克洛普的疲惫到哈森许特尔、马什两位德式高压弟子相继离开德甲拜仁网易,德式高压在英超已经逐渐被技术高压取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激进的踢法已经被彻底破解。
连续两届世界杯,韩国、日本两支亚洲球队都利用简单的低位防守和快速反击,让德国队不甘心输球,随后哑口无言,被淘汰出淘汰赛。
巴黎圣日耳曼两个赛季前淘汰拜仁时就是用了同样的战术。
拜仁此番选择图赫尔,显然是对纳格尔斯曼的德式高压打法已经彻底死心了。
对于朗尼克的弟子来说,这真是一次打击。
纳格尔斯曼的未来当然依然光明,因为仍有一大批追求者继续幻想着德国的高压统治。但从他执教拜仁期间的表现来看,他适合红牛队这样一支年轻而激进的球队,而不是一家豪门俱乐部。
比赛的获胜者基本上是功利主义的信徒,而不是看似美丽的颠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