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足球新闻 > 正文

国足历史最佳阵容:杨晨领衔,回顾中国足球辉煌岁月

接下来我们来排一下中国国足历史上最佳阵容(4231)

前锋:杨晨

杨晨出生于1974年,身材高大,速度和爆发力都十分出色,技术也不错,是一名冲击力很强的前锋。

杨晨的职业生涯起步于北京国安,20岁便身披国安10号球衣征战中超,被誉为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杨晨在国内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随着国安“三外枪”的加盟,杨晨沦为替补。

1998年夏天,在施拉普纳的运作下,杨晨加盟德甲法兰克福俱乐部,成为中国足坛“五大联赛第一人”。杨晨的技术特点非常适合球队的战术,在德甲的首个赛季便出场23次,打进8球,成为球队的保级功臣。

随后两个赛季,杨晨的进球数虽然有所减少,但他依然是球队的主力前锋之一。德甲三个赛季,杨晨共出场65次,打进16球,成为五大联赛中进球最多的中国球员。

杨晨把自己在俱乐部的良好表现带到了国家队,尤其是在米卢手下,杨晨一直是首发前锋的唯一选择。2000年亚洲杯,杨晨单刀破门攻破日本队球门,十强赛中杨晨也是主力前锋。世界杯上,杨晨曾打中土耳其队门柱,距离进球仅一步之遥。

杨晨代表国足出场35次,打进11球。

左中场:邵佳一

邵佳一出生于1980年,可以胜任左边锋和攻击型中场,邵佳一的速度和身体素质一般,但是左脚技术精湛,尤其是任意球水平极高。

邵佳一早年在北京国安成名,22岁就参加了世界杯。世界杯结束后,邵佳一转会至德甲慕尼黑1860队。邵佳一很快适应了德甲联赛的节奏,成为球队的主力中场。但严重的十字韧带和半月板伤病让他休息了近一年,慕尼黑1860也因此降级到德甲。

在德乙,邵佳一同样有着高水平的表现,始终是球队的主力中场。2008-09赛季,已经转会科特布斯的邵佳一随球队回到了德甲。随后,邵佳一也转会到了杜伊斯堡。

在德十年,邵佳一共效力过慕尼黑1860、科特布斯和杜伊斯堡三支球队,德甲出场77场打进4球,德甲出场101场打进20球。2017年,邵佳一入选首批德甲传奇名人堂。

邵佳一2000年亚洲杯入选国家队,2001年十强赛、2002年世界杯均以替补出场,2004年亚洲杯,阿里·汉以邵佳一为中场核心中国球员 英超,中国国家队夺得亚洲杯亚军。

邵佳共为国家队出场41次,打进8球。

右中场:顾光明

顾光明出生于1959年,是典型的南方球员,身高只有1米68,但速度很快,技术细腻,尤其擅长边路突破,有精准传中的绝活。

在早期的职业球队模式中,顾光明是广东队的一匹快马。1987-88赛季,顾光明加盟德乙达姆施塔特队,并很快成为球队的主力右边锋。顾光明一共为达姆施塔特队出场108场德乙联赛,打进8球。

顾光明19岁就入选国家队,还参加了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可惜被新西兰队和沙特队的默契进球淘汰。1984年亚洲杯,顾光明以主力右路球员身份夺得亚军。

顾光明共为国家队出场65次,打进9球。

攻击型中场:容志行

容志行出生于1948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足球的代表人物。容志行的身体条件一般,但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意识很好。无论是盘带、传球,还是前场的射门,都是亚洲一流的。容志行不仅球技高超,职业道德更是首屈一指,“志行精神”是中国足球的代表。

容志行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效力于广东队,多次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亚运会、亚洲杯。与顾光明一样,容志行也是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的关键球员,容志行还曾打进过具有开创性的远射。

容志行代表中国国家队出场40次,攻入11球。

防守型中场:郑智

郑智1980年出生于辽宁,可以说是中国足坛的常青树。从1996年加盟中乙联赛至今,郑智的职业生涯已经长达25年,累计参加过400多场职业联赛。

郑智身体素质出色,速度、爆发力、耐力等都是亚洲顶级。郑智的技术简练、实用,非常全面。职业生涯早期,郑智以边后卫身份出道,在深圳、鲁能等队踢过前腰,在留洋期间,几乎踢过所有中场位置。回归恒大后,郑智主要踢后腰。在国家队,郑智也长期出任中后卫。

2006年,郑智随鲁能夺得双冠王,并创下中超联赛多项纪录。郑智选择留在国外。在查尔顿的三个赛季里,郑智各项赛事出场70次,打进11球,助攻9次,其中英超联赛出场12次,打进1球。2009-10赛季,郑智转会至苏超凯尔特人队,一个赛季出场19次,打进1球。

2010年,郑智结束海外生涯回国加盟尚在中甲联赛的恒大,2013年率领恒大夺得亚冠冠军后,郑智荣获“亚洲足球先生”荣誉。

国家队层面中国球员 英超,郑智自1999年入选霍顿执教的国奥队以来一直是国家队的常客,共为国家队出场108次,打进15球。不过郑智最大的遗憾是未能进入米卢执教的国家队,无缘2002年世界杯。

防守型中场:李铁

李铁出生于1977年,曾以同龄最优秀的年轻球员身份在巴西留学五年,1997年十强赛,刚满20岁的李铁入选齐吾胜的国家队,成为主力后腰之一。

李铁的身体素质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中场,他的跑动能力很强,覆盖面积很大,对于中后卫来说是一个屏障。不过李铁的脚法比较粗糙,中场组织能力一般。

2002年世界杯后,李铁先是租借加盟了英超俱乐部埃弗顿。第一个赛季,李铁发挥十分出色,成为球队的主力中场之一,整个赛季出场29次。然而随后的三个赛季,李铁受到严重伤病困扰,而埃弗顿又在中场引进了多名实力强劲的球员,李铁因此成为了球队的边缘人物。

2006年夏天,李铁转会谢菲联队。2008年,李铁回国加盟成都谢菲联队,最后在辽宁退役。可以说,如果不是在国家队遭遇严重骨折,李铁的成就或许会更高。

从1997年十强赛成为国家队主力防守型中场以来,李铁踢满了2001年全部十强赛以及世界杯的三场比赛,是当时米卢所在的国家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李铁代表中国国家队出场93次,打进5球。

左后卫:吴昇永

吴承英1975年出生于上海,身体素质非常好,尤其擅长边路的来回跑动。吴承英司职边后卫,球技勇猛,被称为“拼命三郎”。除了防守扎实,吴承英的助攻能力也不错。

吴承英为人低调,沉默寡言,只专注于比赛。自1994年加盟申花征战甲A联赛以来,吴承英就坐稳了申花左后卫的位置,一直是国内最优秀的左后卫之一。2003年,吴承英以1300万元的身价加盟中远俱乐部,成为当年身价最高的球员。

在国家队,吴承英曾是2001年十强赛国足的绝对主力,并随队参加了2002年世界杯。

吴承英共为国家队出场54次,打进2球。

右后卫:孙继海

孙继海出生于1977年,是中国足球的传奇人物之一。由于未能入选健力宝队去巴西踢球,孙继海18岁便在大连队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于1996年入选国家队。

孙继海体格强壮,耐力好,能适应中后场多个位置,但最擅长踢边后卫。1998年,孙继海被租借到水晶宫半个赛季。2001年,孙继海再次出国,这次他以200万英镑的身价加盟了当时还在英甲的曼城。不过,曼城半个赛季后就进入了英超,孙继海也成为首位在英超踢球的中国球员。

孙继海在英超的六个赛季里,一直是曼城的主力或者重要轮换球员,当时他的竞争对手包括英格兰国脚米尔斯、克罗地亚国脚乔尔卢卡等人。孙继海为曼城出战英超123场打进3球,英冠联赛出场35场,退役后入选英超名人堂,因此孙继海是当之无愧的“留洋第一人”。

1996年,孙继海19岁入选国家队,并以主力队员身份参加了1997年的十强赛。到了2001年的十强赛,孙继海已经成为队中不可或缺的主力队员。他和李霄鹏组成的右路是国足的主要进攻路线。2002年世界杯首战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比赛,孙继海上场仅26分钟就被对手弄伤,这也是国足失利的原因之一。

孙继海代表国家队出场82次,打进1球。

中后卫:范志毅

范志毅出生于1969年,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足球的代表人物,也是国足历史上最优秀的后卫之一。

范志毅的身体素质极强,尤其是速度、爆发力、弹跳力等都非常出色,完全超出亚洲球员的范畴。范志毅可以打中轴线上的多个位置,1995年他以中锋身份获得澳超联赛最佳射手、最佳球员。不过,范志毅最擅长的位置还是中后卫。

在申花效力五个赛季后,范志毅出国加盟了英甲水晶宫队。凭借初中时期的球技和外向的性格,范志毅很快在俱乐部站稳了脚跟。在最后一个赛季,他多次戴上队长袖标。在水晶宫效力的三个赛季,范志毅出场88次中国球员 英超,打进4球。2001年,范志毅转会至苏超邓迪联队。后来,为了更好地备战十强赛,范志毅回国加盟中远。

在国家队,无论是在徐根宝、齐吾生,还是米卢手下,范志毅都是后卫线上不可替代的主力。2001年十强赛,范志毅领衔的后卫线8场比赛仅丢2球,为国足出线奠定了基石。此外,范志毅还打进2球。范志毅还凭借十强赛中的出色表现,荣获2001年亚洲足球先生,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球员。不过,在世界杯上,范志毅在首场比赛中仅打了74分钟便受伤离场,缺席了剩余的比赛。

在11年的国家队球员生涯中,范志毅共为国家队出场110次,打进17球。

中后卫:贾秀全

贾秀全出生于1963年,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足坛著名的后卫球员。贾秀全虽然身高不高,但是体格健壮,爆发力不俗。贾秀全不仅防守扎实,助攻能力也很强。

贾秀全早期效力于八一队,1987年贾秀全与刘海光一起被派往国外效力贝尔格莱德游击队,贾秀全很快成为球队主力,并随队参加了欧洲联盟杯,贾秀全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亚洲贝肯鲍尔”的美誉。

结束南斯拉夫的海外生涯后,贾秀全前往日本,并在J联赛的大阪钢巴等球队表现出色。

贾秀全在国家队最辉煌的时刻是1984年亚洲杯,他以后卫的身份带领国足夺得亚军,并打入三球,荣获该届杯赛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的称号。

贾秀全代表国家队出场80次,攻入16球。

门将:傅玉斌

傅玉斌出生于1963年,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足球的传奇门将。

傅玉斌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效力于辽宁队,是辽宁队9连冠的主力门将,但由于身体原因,他没能赶上职业联赛。傅玉斌个子不高,但反应敏捷,基本功扎实,善于进攻。更重要的是,傅玉斌心理素质过硬,尤其是在关键比赛中,他往往有出色表现。

1992年亚洲杯,傅玉斌扑出了阿联酋队的两次点球,自己打进一球。东亚杯上,傅玉斌也用一记高防低射,将比分扳成8比11平韩国队。傅玉斌或许不是中国国足历史上最有能力、最全面的门将,但绝对是最出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将。

最佳团队(4231)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