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足球新闻 > 正文

中国足协主席宋凯提议中超联赛放开外援限制,引发业界争议与讨论

反对多于支持

近期,中国足协主席宋凯的一些公开言论引发争议。

在2024年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宋凯明确表示,未来中超联赛将逐步放宽外援限制。此举旨在通过提高联赛竞争力,激发本土年轻球员的潜力和斗志,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整体进步。

在宋凯看来,国内足球联赛的竞争环境确实比较宽松,一些球员很容易陷入“舒适区”,缺乏进步的动力。当更多高水平外援涌入时,国内球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宋凯也承认,足球界对他的提议存在反对意见。

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左)。图/中新网 摄 刘占坤 摄

多次强调开放

宋凯在正式出任中国足协主席之初,就表达了“更开放”的态度,希望修改“更开放”的政策,比如允许中国足球联赛增加外籍球员数量,倒逼中国球员提升实力,避免“丢饭碗”。 。

宋凯曾用产品思维评价中国足球的“产业体系”,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比作一条生产线,将球员比作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

“我们向市场提供产品的这条生产线不对外开放,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高,质量也不好。”宋凯说。

在宋凯的愿景中,只有开放、充分竞争,才能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好产品”。

在2024年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宋凯再次发问:“为什么欧洲足球成为世界的中心?你要从开放的角度思考。他们越先进、越开放,我们就越落后、越不开放。” ”。

上海港湾队国脚武磊对宋凯的建议表示支持,认为国内足球环境应该增强竞争性和紧迫感。他告诉宋凯,当他在西班牙甲级联赛的西班牙人队效力时,即使受了点小伤也不敢说什么。

回忆起西班牙之行,武磊曾表示,刚到西甲时,因为伤病,他在两个“选择”之间左右为难。如果立即接受手术,入队后几个月可能无法参加比赛。当你完全康复、赛季即将结束时,你的位置可能会逐渐被边缘化;而如果在赛季结束后进行手术,势必会加重伤势。但有助于融入团队,展现自己的特色和“即时战斗能力”。

武磊出于稳定球队地位、提高竞争力的考虑,选择了第二种选择。这也是由于欧洲足球环境竞争激烈所致。

此外,有足球界人士认为,“更加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与亚足联接轨。目前,亚足联已经解除了亚冠联赛的外援限制,多个亚洲国家联赛也开放了外援限制。如果中超进一步开放外援,就能跟上亚洲的节奏和趋势。每年参加亚冠联赛的中超俱乐部或许能够进一步提升成绩。

不过《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目前国内联赛外援数量的增长还停留在宋凯想象的阶段。距离提上议程、启动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开放是好的2025-2017西甲球队名单,但现在我有疑问

中国足球从业者最近也一直在讨论开放外援的问题。还有一派认为,现阶段并不是开放外援的好时机。

一位中超俱乐部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的中国足球联赛管理机构——中国足协可能会在今年成立。如果要“发起”增加外援的动议,需要所有俱乐部投票。 “目前还很难计算出中超各俱乐部的确切态度,如果真放到桌面上投票,估计也不容易通过。”

在这位受访者看来,一些俱乐部的实际经济实力已经不允许这样做,这一点从近期足球界的转会消息就可以看出。

去年12月25日,长期效力上海海港队的巴西球星奥斯卡结束八年中超生涯,宣布重返巴西踢球。

2017年奥斯卡来到中国踢球时,在国际足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公开报道显示,上海上港队(后称上海港队)斥资6000万欧元从英超豪门切尔西俱乐部挖走他。这笔转会堪称中超“金元时代”里程碑式的交易。以奥斯卡为代表的世界巨星纷纷来到中国。一度,中超联赛还被球迷称为“世界第六大足球联赛”。

金元时代,各俱乐部主动或被动地进行“军备竞赛”,青睐大牌球员。如今,虚假繁荣的泡沫被击碎后,剩下的就是操作层面的“千疮百孔”。 “稳定日常运营非常困难,投入外援的转会预算确实不多。”那人说道。

奥斯卡(右)已离开上海港返回巴西。图/中新网 摄 刘占坤 摄

一些接受采访的足球界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超俱乐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从欧洲豪门挖走人才,更不用说挖走奥斯卡级别身价的外援了。因此,目前国内很多足球俱乐部只能选择价格相对便宜、实力有限、美其名曰“划算”的外援。

“如今,从追求‘性价比’的角度来看,日本、韩国、东欧、北欧、葡萄牙联赛的球员是中国球队选择外援的主要目标群体。”一位国际足联授权经纪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些中超俱乐部的管理层还是会特别关注那些在日韩联赛证明过自己的外援。因为只要他们在日韩联赛中表现出色。” ,这至少表明该球员适应了亚洲足球,可以轻松向上汇报以获得预算。”

2024赛季,此前入选韩国K联赛最佳阵容的三名外援选择登陆中超。其中,山东泰山俱乐部以185万欧元从韩国浦项铁人俱乐部引进巴西前锋泽卡。这笔交易是上赛季中超联赛的“最高出价”(注:本转会窗口期间的最高价值转会交易)。

近期,足球界不少声音表示,2025赛季,身价超过100万欧元的外援可能会变得稀有。

尽管外援水平与以往不同,但他们仍然是中超联赛的“脊梁”和“大腿”。

职业足球网站OPTA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赛季“五外援政策”下的240场中超联赛进球总数为735个,外援进球为451个,占比61.36%的总目标。 2023赛季“四外援政策”下,联赛总进球数为666个,外援进球总数为374个,占比56.16%。

数据直观地显示,2024赛季,中超联赛将增加外援,进球总数将大幅增加。确实提升了观看体验,但中国本土玩家并没有“站出来”占据领先地位。

“结果,足球界的一些人就会以这个数据为支撑,认为进一步放开外援是不合适的。”前述中超俱乐部人士坦言,“理想情况下,中超联赛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有实力的球员。高水平外援,就像一条搅动池塘的‘鲶鱼’,刺激了球队的发展。”中国本土球员水平的提高,进而整个联赛水平的提高,但最终还是外籍球员占据了大量的核心位置,钱是外籍球员赚的,但是我们自己的水平。联赛及战斗力由本土球员组成的国家队并没有得到改善,这是各方都无法接受的。”

前述受访者还强调,从长远来看,一旦本土球员在中超联赛难以就业,中国足球青训的热情将进一步受到打击。 “受社会现实影响,足球青训的转会率和成功率本来就不高,再加上外援的竞争,出路可能会变得更窄。”

稳定无忧

除了“更加开放”的立场外,宋凯还在2024年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未来的阶段性目标是“稳定、不乱”。

虽然外援开放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而中国足球尽可能与国际接轨也是必由之路,但时机何时成熟?或许足球行业还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一步思考和判断。

“足球产业或许不支持开放,但也不支持立即开放。整合后要真正达到各方预期的效果,不能简单地‘加减’外援数量。一方面一方面,中国足球俱乐部甚至整个联赛的整体财务健康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制度和法规建设也必须相应调整。”上述中超俱乐部表示。

上海港湾俱乐部夺得2024年足协杯冠军。中新网记者 肖健 摄

首先,只有绝大多数俱乐部财务健康、现金流充裕、没有债务,才有信心容纳和引进更多有能力的外援,从而提高中超联赛的竞争力和享受性。

除了中超联赛之外,中甲联赛和中乙联赛的财务健康状况也非常重要。 “一旦中超放松外援限制,本土球员可能会受到挤压。国内低水平俱乐部的就业机会是否充足?他们的财务是否稳定?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制度建设方面,足球评论员吉宇阳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欧洲一体化和《欧洲足球财政公平竞争法》的前提下,欧洲很多国家的足球联赛对欧盟球员的人数没有限制,但对来自欧洲的球员非欧盟国家,各自有不同的规定,这都是出于对各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综合考虑。

季宇阳举了一个例子。例如,法甲对欧盟球员没有限制,但规定每支球队可以注册4名非欧盟球员。此外,ACP集团(注:ACP集团包括48个非洲国家和16个加勒比国家和地区)国家球员不计入外援。英超球队报名要求每队25人名单中,其中必须有8名英格兰本土青训球员2025-2017西甲球队名单,21岁以下的球员无需报名参加。其他国家的球员想要加入英超球队,必须通过劳工认证制度或特殊天才制度,并经过听证会后才能“上岗”。

站在足球界的观点,对比欧洲足球联赛的外援政策,由于国情不同,中国职业联赛注定无法完全照搬。但比赛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考虑到,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严谨方案2025-2017西甲球队名单,从演示到引进,未来必将考验足球从业者的集体智慧。

因此,中超或许还需要“休整”一定时间,然后再择机讨论开放外援政策。 “稳定、不乱”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参考:

《新任足协主席宋凯:中国足球恢复健康需要10年》足球新闻

《中超联赛总结:低质量的外援拉低了中超联赛的标准》体育周刊

《吴磊每周日记》吴磊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