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安新县第二小学的学生在雏鹰足球场进行足球比赛。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 摄
雄安新区校园足球火爆!
体育课、社团活动、放学后,雄安新区中小学校园的绿茵场上随处可见孩子们奔跑、追逐的身影。在推进足球场设施建设、补充师资人才的基础上,雄安新区正通过赛事等形式,让校园足球的“足迹”更加扎实,让更多青少年的足球梦想在校园扎根。
5月14日,安新县第二小学的学生在雏鹰足球场进行足球比赛。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 摄
弥补场地不足,给孩子们踢球的场所
5月14日,放学铃声一响,安新县第二小学足球队的学生们纷纷走出学校,来到学校旁边的雏鹰足球场,开始一天的训练。 。附近幼儿园的孩子们也来踢足球。 8000多平方米的足球场被默认划分为多个区域,合理利用。
安新第二小学是河北省优秀足球学校。多年来,许多孩子因学校的声誉而进入该校。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练习足球,学校原有的七人制足球场显得捉襟见肘。 2021年,安新县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学校在旁边空地上建设雏鹰足球场。
“这个足球场对我们的日常训练帮助很大。”雄安恒大足球俱乐部主教练赵崇然说道。雄安恒冠足球俱乐部是安新二小学校园足球训练合作俱乐部。 2021年,赵崇然来到安新二小,训练当时一年级的校队。他说,自本场成立以来,安新二小队伍规模扩大了很多。每个年级都成立了自己的团队。整个校队的人数从一开始的四十人到五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两人。一百多人。 2021年,学校代表队获得河北省“冀盟杯”青少年足球比赛亚军;去年河北省中学足球联赛,学校在第十六届省运会青少年男子足球丙组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学校还成立了女子足球社团。
如今,安新县已有更多的足球场,可以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安新县大健康体育公园距安新二小学仅2公里。拥有10个足球场的“雄安足球半岛”就坐落于此。五个 11 人制足球场中的三个铺有天然草坪。 。 “今年五一假期,安新二小的小队员们刚刚在这里的十一人制体育场参加了2024年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有了场地,周边的赛事和活动也更多了。”孩子们。”赵崇然解释道。
不仅是安新县,雄安新区三县的孩子们踢足球也越来越方便。容城县南漳镇沙河营小学是雄安新区唯一一所位于农村地区的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学校。李志强校长回忆,刚定为特殊学校时,学校还是用泥土操场,不方便举办足球课。雄安新区成立后,实施教育提升三年规划,容城县大力推进城乡校园基础设施改造。 2019年,县政府为沙河营小学修建了标准七人制足球场。有了这个足球场,沙河营小学的足球课开展得更加生动: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个足球,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一节足球课,每天放学后安排半小时的足球课。团队训练。
2023年,随着《雄安新区足球场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颁布,新区足球场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全年共新建足球场47个,每万人新建足球场47个。足球场数量将从2022年底的0.79个增加到1.16个。今年,新区计划新建足球场97个,改造升级26个球场。以学校足球场建设和完善为重点,相关项目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加强师资队伍,让孩子会踢球、有人教
每周二、周四、周五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是雄安荣初中、宏杰初中足球队的固定训练时间。 5月14日,也就是周二,学校体育老师薛新宇带领学校男女足球队队员,为5月底举行的雄安新区校园足球联赛紧锣密鼓地备战。不久前,他们刚刚获得了荣东赛区U15组的男女冠军河北省中学足球联赛,并能够代表荣东赛区参加新区决赛。
雄安融和宏杰初级中学是雄安新区融东片区首批投入使用的中学之一。薛新宇三年前通过招聘来到这里,当时学校正开始组建足球俱乐部和校队,所以他所学的足球专业就派上了用场。然而,学校成立时间较短,没有足球训练经验,全校1000多名学生基本为零知识。薛新宇既要帮学生打基础,又要带领校队训练,显然捉襟见肘。
发展校园足球,如何解决师资瓶颈?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苏辉表示,近年来,在雄安新区体育部门的协调下,河北省足协在雄安新区举办了多期教练员培训班,帮助雄安新区的教练员培训班顺利开展。新区加强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全校11名体育教师全部参加,去年全部获得E级足球教练员证书。
“我们的体育老师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70%以上拥有研究生学历,他们学习能力强,进步快,将学到的足球知识运用到日常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我们会通过组织校内班级联赛的方式选拔最优秀的学生加入俱乐部和校队进行训练。”苏慧说。
去年,在省体育局的支持下,雄安新区还与河北体育学院达成合作,河北体育学院选派30名足球专业大学生到雄安新区14所中小学进行实习。三位在职实习老师的到来,让雄安融和宏杰初级中学的校园足球如虎添翼。俱乐部和校队的训练很快就步入正轨,才在今年的荣东赛区比赛中脱颖而出。
安新二小、沙河营小学等足球专科学校与相关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雄安恒大足球俱乐部和雄安金森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已运营多年,教练员大多是职业队退役运动员。如今,两家具乐部已分别将足球走进安新县和荣成县的学校,并与十几所中小学开展合作。
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鼓励校企合作,雄安新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据介绍,今年雄安新区将进一步提高足球教练员培训质量和水平,培养E级及以上教练员92名,引进高水平教练员41名;同时,将建立更多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进一步加大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搭建竞赛平台,让孩子们踢球更有活力
5月13日,沙河营小学放学铃声一响,五年级3班学生杨友政就和同学们赶到操场参加足球训练。
这个看上去瘦弱温柔的小男孩踢球的时候非常勇敢。他是沙河营小学足球队的队长。他家在容城县北张村。二年级时,为了踢足球,他转学到沙河营小学。 “这里的教练每天都带我们去踢球,每周都带我们和别人一起打比赛,我感觉很开心。”杨有正说道。
杨友政提到的“每周一比赛”是沙河营小学的传统。雄安新区金森青少年俱乐部总经理张峰表示,自与沙河营小学合作以来,他们一直以竞争促发展,带动孩子们进步。学校代表队成立四个多月后就开始参加比赛。除了参加去年首届“雄安杯”足球邀请赛、去年北京晚报第38届“百队杯”足球赛京津冀总决赛等大型赛事外,他们平时也会邀请学校周边县小学球队开展友谊赛,保证孩子们每周都有比赛可玩。
在竞争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视野和勇气得到了锻炼,成长得很快。去年,沙河营小学学生丁宇智前往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试训。尽管年纪轻轻,但他毫不怯场,最终被选中。此外,该校5名女生在与保定一中女足的友谊赛中表现出色,被选入保定一中集训。
不仅在沙河营小学,在雄安新区不少学校,“每周一场”、“每天一场”已蔚然成风。
5月14日放学后河北省中学足球联赛,安新二小足球队的孩子们在完成日常训练后进行了跨年级比赛。三、四年级的孩子们与高年级的孩子们在同一场地上比赛。虽然体型相差悬殊,但他们却没有表现出任何胆怯,甚至率先进球,让观看的家长们齐声欢呼。 “场上的10号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才三年级,他们每次训练后都会组织这样的比赛。前不久,他们参加了县里的比赛,挑战了12岁组10岁时,他还获得了第一名。”安新小学三年级学生李子瑞的家长告诉记者。
赵崇然说,经常参加比赛让孩子们踢球时更有活力。目前,安新二小已连续举办七届校级班级竞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雄安新区已有三四百场校园足球比赛。他们计划构建以校园联赛为基础的四级赛事体系,全年举办不少于500场足球赛事,为青少年搭建更多赛事平台,引导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注和参与足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