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奥运会足球比赛改为23岁以下球员参赛后,受到的关注度就大不如前了。不过,对于亚洲足球来说,奥运会一直是年轻人前瞻性的盛会。
亚洲队奥运会战绩,日韩是绝对霸主
与亚青赛、世青赛的20岁年龄段相比,奥运会的23岁年龄段更接近成人足球水平。所以,地位其实是最重要的。过去五届奥运会,代表亚洲的球队中,日本队和韩国队始终占据两个席位,留下一个名额。伊拉克参加过两次,科威特参加过2004年,中国利用北京奥运会参加过2008年、阿联酋参加过2012年。不过韩国足球明星李东国,科威特、中国和阿联酋均在小组赛中惨遭淘汰。日本和韩国各两次晋级,一次进入八强,一次进入四强。伊拉克首次进入四强。
从具体成绩来看,韩国国奥队和日本国奥队在2000年至2012年期间均参加了16场奥运会,其中韩国国奥队战绩最好,仅输掉4场比赛。日本国奥队表现非常极端,6场比赛赢了9场。两队场均进球数都在1个多一点,丢球也不少。
2004年伊拉克队打了6场比赛,赢了3场,输了3场。中国队打的三场比赛中,只取得了1平2负,进1球,丢6球,是几支奥运球队中最差的。
从奥运会看韩国青少年足球,整体大于个体,两端优于中间。
自2000年以来,韩国青少年在奥运会足球比赛中的成绩一直是亚洲最好的。 2000年小组赛2胜1负,因仅净胜球之差未能出线。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们以1胜1平积4分,也非常接近出线。
从比赛质量来看,韩国国奥队始终注重整体配合和团队协作,顽强的心理战斗力加分不少。例如,他们两次从小组赛中晋级。 2004年小组赛最后一场,他们在0:3落后马里的情况下奇迹般扳平比分。四分之一决赛,他们0:3落后巴拉圭,追回2球。
韩国青年军最害怕拥有天才年轻人的世界顶级球队。前四场比赛中,三场0:3输给了2000年哈维领衔的西班牙,2008年蒙托利沃、乔文科等人领衔的意大利,2012年内马尔、奥斯卡领衔的巴西,这一切都表明,韩国年轻人的技术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这不是意志力能够弥补的。
韩国国奥队此前的阵容中,成员基本来自国内联赛体系。奥运会是他们的首次亮相,比如2000年的朴智星、李东国、李天秀,2004年的金斗贤,2008年的朴周英。李青龙进入国家队是因为他在奥运会上表现出色,随后在欧洲开始了他的海外生涯。
日本奥运会回顾,超级巨星,跌宕起伏
总结往年日本奥运会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才华横溢的日本年轻中场在亚洲足坛是首屈一指的。 2000年的日本奥运会,由中村俊辅和中田英寿主宰,大部分进球都与中村俊辅有关。 2004年被寄予厚望的是小野真司,2008年则是本田圭佑和香川真司。
日本年轻人在奥运会上虽然输掉了9场比赛,但都是以一球之差,没有被击败。在与意大利、巴西、荷兰等强队的对抗中,他们比韩国人更有底气和技术能力。接近世界顶级水平。
2000年历史性杀入8强后,日本足球的青训体系一度被夸到天上,开始傲慢,对自身缺乏清醒的认识。 2004年,在日本被认为比中村俊介更强的小野真司,事后看来显然被高估了。日本奥运会前,他放出狠话,让世界重新认识亚洲足球。结果,他输掉了前两场比赛。打进7球,后防线低级失误导致防线崩溃,震惊日本。
2008年奥运会,后防线有长友佑都和内田敦仁,中场有本田圭佑和香川真司。日本国奥队实力极其强大,但由于2004年防守存在漏洞韩国足球明星李东国,他们选择了保守的战术体系,依靠反击。 ,冈崎慎司和森本隆之级别的前锋一直是日本青训体系乃至日本国家队的软肋。前锋实力薄弱,导致3场比赛仅打进1球,全部失利。
连续两届奥运会的备受瞩目的希望和惨淡的经历,给日本的青训体系提供了一次警醒和反思的机会。时隔四年,收获巨大成果,首场比赛1:0击败强大的西班牙。 。
2012年日本国奥队中,宇佐美隆2011年效力德甲拜仁,大津佑树2011年效力德甲门兴,吉田麻也2009年登陆荷甲,酒井刚德2012年被租借到德甲斯图加特2008年日本奥运会,日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得益于一大批海外留学年轻人的出色表现。
不过,提早送年轻人出国对于日本青训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韩国足球明星李东国,年轻人较早接触到西方的高水平训练,前期确实会有明显提升。但另一方面,在成长最关键的几年里,日本年轻人往往只能在欧洲坐在板凳上,只练习而不比赛。 ,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困难。比如近两年的日本国家队,香川真司和本田圭佑仍然是真正的核心。尽管2012年一代奥运选手都是年纪轻轻就成名的,但近年来他们成长缓慢。 。
2016奥运名单解读,日本改变方向,韩国重回日本老路
显然,与前些年年轻人高调进入五大联赛看似美好实则不利于成长相比,2014年世界杯和2015年亚洲杯的连续失利让日本改变了方向再次。球员们奔赴欧洲五大联赛的浪潮已经趋于停止,训练开始更加脚踏实地,更多地关注球员的上场时间而不是球队的声誉。
2016年奥运会日本队的年轻球员大部分来自国内球队。在海外效力的三名球员中,头号射手浅野琢马今年夏天刚刚加盟阿森纳,久保佑也和南野拓美分别效力。在瑞士、奥地利等欧洲三级联赛。
相比之下,韩国的年轻人却走的是日本几年前的老路。巴西国奥名单上,柳承佑早年加盟德甲勒沃库森,后来又被租借出去,但始终没有获得太多机会。黄喜瓒加盟奥地利超级联赛萨尔茨堡后,还被租借到二级联赛;还有几位本次比赛没有入选韩国国奥,但在之前的U19队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比如白胜浩、金鑫等人,都已经落地。西甲和法甲,但都是训练,很难踢。
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年轻人选择在20岁左右完成欧洲学业,回国加盟中超球队,比如李源一、王上源等人。
如果我们更理性地看待亚洲球员留洋,事实上,日本和韩国的青训体系确实比中国更完善、整体更强。这也是中国国奥队连续多年在奥运会预选赛上失利的第一大原因。但与此同时,欧洲也有一批专业代理商一直希望开拓亚洲这片沃土。他们最初采用商业合作的模式,签下亚洲成人明星,然后在欧洲运营。后来他们发现利润空间有限,所以早早开始批量签下亚洲青年才俊。去欧洲踢球,希望其中一个人出名,赚取高额佣金,是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商业运作,并没有真正考虑球员本身的成长。
先是日本,然后是韩国,经纪人一直在赌博,而中国年轻球员相对复杂的合同和训练关系成为制约因素,让欧洲经纪人很难介入。对青少年的成长最有利的是,打比赛显然比高水平的训练更重要。中国的青训体系不能简单地学习日本和韩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培养模式,比如恒大、申花、绿城。青训完备的球队去年开始将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外借到下游的中超、中甲,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