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物浦本赛季面对5后卫球队总会遇到困难。比如杯赛对阵切尔西、联赛对阵热刺,常规时间内很难取胜。低位防守时对方5名后卫很容易保护后点,而利物浦最常用的进攻套路就是阿诺德传中,远端罗伯逊/迪亚兹包抄射门。因此,本场比赛安切洛蒂采用了基本的4后卫阵型,并让卡塞米罗和巴尔韦德轮流后撤,确实阻止了利物浦的传中。
2、欧冠半决赛利物浦与黄色潜水艇的比赛中,黄潜的并列442暴露了几个问题。首先,当阿诺德来到防守型中场位置时,两名前锋无法干扰阿诺德的直传。其次,四名中场平行站位,后卫线与后卫线之间的缝隙被揭开。第一轮,萨拉赫复出。他后退到两线之间接球,转身为冲上来的马内提供助攻。保罗·托雷斯不敢离开防守位置,导致球丢了。本场比赛,安切洛蒂直接使用卡塞米罗来填补两条防线之间的空缺。四名中场之一总是不断波动,给利物浦中场施加压力。一旦萨拉赫或马内后撤接球,皇马中后卫立即前插,阻止对手转身。与此同时,卡塞米罗后撤至后防线,填补中后卫身后防线的空缺,继续组成四人防线皇马欧冠决赛加时赛,保护禁区。利物浦很难实现小组间的传切配合。
3、安切洛蒂在左路用巴尔韦德保护卡瓦哈尔,用克罗斯保护门迪。这再次证明,无论多么优秀的边后卫,都必须得到队友的保护,才能够平衡攻防。上半场,科纳特帮助阿诺德分担了维尼修斯的大部分输出火力。下半场,巴尔韦德传中,科纳特被本泽马限制。萨拉赫甚至没有想过回归防守。阿诺德他错过了身后的维尼修斯。同样的机会,如果利物浦从右路传球,安切洛蒂肯定会让巴尔韦德出现在边后卫的外侧进行保护。
4、利物浦的丢球证实了防守人数对于防守的重要性。从本赛季的比赛来看,曼城、利物浦、拜仁都存在前场丢球后后卫太少的现象。后场给了对手很大的反击空间,这只能靠后卫的个人能力来弥补。面对弱队时可以有效,但只要对手传射能力较强,就有很大概率会丢球。
5. 克罗斯在这场游戏中扮演的是庄家的角色。皇马断球后,将球交给克罗斯,长传到利物浦身后。虽然几次长传未能完成,但克罗斯仍然交出了90%以上的传球成功率。在阵地进攻中,克罗斯的调度、转移和发牌发挥了作用。
6. 利物浦的无球跑动缺乏多样性。亨德森主要负责无球跑动,他的主要招数无非就是掩护右侧,或者深入禁区肋部给萨拉赫持球空间。进攻时,蒂亚戈的位置距离对方禁区太远,无法利用短传来梳理进攻。亨德森虽然处于前锋位置,但除了不停地传球外,他的盘带和短传能力并不突出,无法来到中场位置串联中路的进攻。 7、皇马后场的控球能力其实不算顶级皇马欧冠决赛加时赛,尤其是两名边后卫,在压力下很容易出现传球失误,而卡塞米罗的产球速度也不快。安切洛蒂用魔笛的回撤解决了这个问题。魔笛退到右后卫位置,与卡瓦哈尔交换位置。半决赛第二轮皇马加时战胜曼城也是依靠横向转移,从左路传到右路。卡马文加带球进入前场,边路传中导致点球。本场比赛的进球也是左侧掷界外球,传到了右侧。通过魔笛回球,卡瓦哈尔接到卡塞米罗的直传打在巴尔韦德的脚上。利物浦对卡塞米罗的晋级缺乏期待。下半场,皇马获得右侧任意球。卡塞米罗传中,但利物浦没人盯防卡塞米罗。
8、下半场,克洛普换下蒂亚戈,换下若塔和菲尔米诺,阵型变成424。若塔的头球能力远胜迪亚斯,可以压倒卡瓦哈尔抢头球。马内和菲尔米诺都可以回撤成为两名攻击型中场,在中场接球,将球带到禁区,也可以作为萨拉赫在中路的支点。遗憾的是,萨拉赫确实不如巅峰状态。几次射门都没能威胁到库尔图瓦。
9、有传言马内可能会在夏窗离队,这对利物浦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本赛季上半程,利物浦的战术核心是萨拉赫。下半场萨拉赫状态不佳皇马欧冠决赛加时赛,多场比赛出现进球荒。马内在假9号位进球,能够退守组织推进。弥补了利物浦攻击型中场的不足。一旦离队,克洛普的战术就得推倒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