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届星光黯淡的世锦赛,这又一届星光闪耀的世锦赛,在越来越强调防守、球员位置越来越模糊的当今篮坛,有没有巨星、如何将巨星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才是取胜的关键。
体育场的位置比较模糊
这次世锦赛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球员在场上的位置更加模糊,不再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有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中锋,教练更关心的是该练什么,如何因材施教。
最明显的变化是双人甚至三人防守开始流行,这种以前只有少数欧美球队采用的战术,现在已经成为常态。
小组赛波多黎各遇到俄罗斯,巴里亚和阿罗约发现对手的速度比自己还要快,6号比科夫名义上是控球后卫,但站在前锋位置的11号蓬克拉索夫却是球队的助攻王。
美国队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种潮流,而且比其他球队更大胆。或许是因为缺少中锋,K干脆带了一群能跑能投的前锋和后卫。内线有钱德勒这样身高超过2米10的中锋,但几乎没有上场时间,乐福只是配角,真正的中锋只有一个,奥多姆。
热身赛之后,K终于确定了首发阵容,分别是比卢普斯、罗斯、杜兰特、伊戈达拉和奥多姆。奥多姆的位置比较固定,基本都是在内线活动,其他四个人的位置就没那么明确了。罗斯在场的时候,比卢普斯更像是一个射手,对阵安哥拉和俄罗斯的复赛,他一共命中了9个三分球,三分线外出手15次,两分球只有1个。当罗斯下场,戈登、库里等人上场的时候,比卢普斯就可以重操旧业,专心给队友输送弹药了。
杜兰特和伊戈达拉的位置有点不明确,两人身高差不多,臂展也长,防守时站在奥多姆两侧,像一张大网,即使内线身高不够,但禁区也可以说是密不透风。相较之下,伊戈达拉更像是大前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防守和抢篮板上。
决赛对阵土耳其,两支球队确实有相似之处,一边是杜兰特和伊戈达拉“不三不四”,一边是特尔科格鲁和伊利亚索瓦“不三不四”,两人之间的错位和换防在比赛中尤为频繁。
超级明星必须轻装出行
两支球队有相似之处,但改变不了彼此之间的差距世锦赛篮球,土耳其队输得心服口服,论防守实力、打球精神、战术完整性,土耳其队并不比对手差,最重要的差距还是球星,就像特科格鲁和杜兰特之间的差距一样。
最终比赛,杜兰特砍下全场最高的28分5篮板2盖帽,命中率惊人,可以说是几乎毫无阻碍,特科格鲁的16分也是全队最高,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本次世锦赛,杜兰特的9场比赛表现都非常稳定,而且越是关键的比赛,杜兰特的表现就越好。1/4决赛对阵俄罗斯,对手打得非常顽强,一直将比分紧咬,如果不是杜兰特状态火热,砍下33分,比赛的结果或许还难以确定。半决赛对阵立陶宛也是如此,对手的包夹防守让美国队一度很难受,但杜兰特的三分球犹如神助,砍下38分,击败立陶宛人。最近几天世锦赛篮球,美国队比赛结束后,杜兰特是媒体和教练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几乎所有参加发布会或者在混合采访区接受采访的人,都逃不过杜兰特的话题。
K教练并不单单依赖杜兰特世锦赛篮球,如果单单依赖杜兰特,杜兰特也不会打得这么好,关键是“后勤工作”做得太好了。
在这支美国平民球队中,奥多姆和比卢普斯是名义上的领袖,杜兰特才是实际的进攻核心,其他11名球员都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而且,大家都愿意帮助杜兰特。全职苦力乐福说:“我们都是为了国家而战,这不算什么。”
美国队彻底解放了杜兰特,让他的进攻天赋发挥到了极致。至于防守,队友们也帮他分担了重担。半决赛对阵立陶宛时,美国队冻结了克莱扎,伊戈达拉全场的贴身防守让立陶宛核心只得到1分。决赛中,伊戈达拉还盯防了土耳其头号球员图尔科格鲁。
K教练确实是个真正的人才,多年的国际比赛经验让他能够将FIBA和NBA的风格融为一体。俄罗斯队主教练布拉特说:“我最欣赏K教练的是,他们学会了打欧洲篮球,同时又保留了美国篮球原有的优势。”
再看看欧洲其他强队,塞尔维亚战胜西班牙,特奥多西奇的神射,最后几秒,个人发挥比团队配合更重要,西班牙早早出局,说白了就是因为缺少了保罗-加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