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6日 09:37 人物杂志
中国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着难以抑制的希望。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仿佛孕育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先是2008年奥运会落户北京,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关注的焦点;再是中国男足圆梦世界杯,实现历史性突破;再是姚明以“状元秀”身份登陆NBA,结束了中国没有世界巨星的历史……似乎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未来世界将选择中国。
2002年,随着“东方巨人”姚明的闪亮登场,时光翻开了新的一页。2003年虽然显得比较平静,但那是热闹的世界即将跃升前的宁静。姚明之后,中国男子体育界一大批“未来新星”正深藏光芒、砥砺前行,耐心等待“出山”的时刻。我们称他们为“中国体育新一代”。他们即将“出山”,东方太阳即将升起。
太阳升起 第一部:田径 红跑道上的风之子刘翔
即便2003年只有一个刘翔,中国体育依然可以自豪地说,那是丰收的一年。20岁的上海青年刘翔终于步入了世界田径强国的行列。田径,素有体育之母之称,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最重要的赛事。但多年来,这一直是中国体育界绕不过去的一个耻辱问题,尤其是直道项目,更是中国人不得进入的禁区。直到刘翔的出现,中国体育才终于结束了这段极其尴尬的历史。
2003年6月27日至7月13日,刘翔与教练孙海平在17天的时间里,先后前往奥斯陆、洛桑、巴黎、萨格勒布、罗马、盖茨黑德等欧洲城市,连续参加了6场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创下了国内田径运动员参赛密度最高的纪录。刘翔的主赛项目是110米栏,以往中国人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是李彤的世界第八名。刘翔虽然一路遭遇强敌,但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是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以13秒22的成绩夺得银牌,随后在罗马站比赛中又跑出了13秒20的好成绩。
《太阳升起》第二部分:足球明星董方卓在曼彻斯特追逐梦想
几乎就在刘翔、史冬鹏在法国巴黎共享辉煌的同时,另一位中国少年也开启了欧洲寻梦之旅。北京时间2003年8月31日中午,中国实德足球俱乐部18岁的球员董方卓登上了飞往英国曼彻斯特的飞机。他将在英超最负盛名的俱乐部“红魔”曼联进行为期两周的试训。
年初,在大连实德队参加的一次巡回赛上,曼联队的首席球探莱斯·克肖偶然看到了董方卓的表现,立刻被这个中国小伙子展现出的足球天赋所折服,并迅速向俱乐部汇报了自己的新发现,随后曼联队便向大连实德队发出正式文件,邀请董方卓前去试训。
在曼联偌大的卡灵顿训练基地,董方卓是唯一一名试训的中国小将,因此很容易就吸引了围观者的目光,其中就包括曼联主帅弗格森、队长罗比·基恩和主力中后卫里奥·费迪南德。一向高傲的基恩给予董方卓极高的评价,称董方卓的速度惊人,有成为世界级前锋的潜质;弗格森也表达了对这名中国小将的欣赏:“董方卓和所有亚洲球员一样,速度非常快,而且技术和灵活性也很好。最重要的是,他很有侵略性,这种对进球的渴望对于一名前锋来说非常重要。”
在曼联试训期间,董方卓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里的足球氛围很好,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几乎每天都能进球,自信心也提升了很多。”鉴于董方卓的超凡表现,曼联主动将试训时间由原来的两周延长至一个月,并首次表达了招揽董方卓入队的意向。曼彻斯特当地著名的《曼彻斯特晚报》也用大量篇幅报道了董方卓在曼联的试训生活。记者们还将董方卓与英格兰天才球员鲁尼作比较,称董方卓为“中国的鲁尼”,并报道说:“董方卓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足球意识也吸引了见惯了天才球员的曼联青年队教练。如果能继续接受规律、有计划的训练,这个与鲁尼年龄相仿的中国小将,或许会成为世界级巨星。”
1985年1月23日出生的董方卓是实德队最有前途的球星,加盟一线队不到一年,他就被郝海东确定为接班人。用郝海东的话说,“踢球十几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苗子。”主教练科萨也对董方卓赞不绝口:“在目前实德队的年轻球员中,董方卓是最有潜力的,他具备成为优秀运动员的一切天赋,同时,他的领悟力也很好!”
董方卓离开曼彻斯特一个月后,曼联终于派出特使与实德队开始转会谈判。据近日消息,2004年1月10日凌晨,双方在大连富丽华大酒店正式签署了董方卓的转会协议。董方卓将以350万英镑的转会费正式加盟曼联俱乐部。随着杨晨、谢晖、范志毅等中国足球首批赴欧参赛球员的归来,在海外发展的球员中,只剩下孙继海、李铁、邵佳一三人支撑局面。董方卓的成功转会无疑是中国足球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最重要的是他还年轻,前途不可限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董方卓的未来也将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足球——唐正东中国的篮球明星,未来的“中国劳尔”
1984年出生的唐正东是易建联之外,另一位受到NBA关注的中国篮球新星,他和易建联一起组成了中国青年男篮的“双塔”。唐正东身高2.16米,体重超过140公斤,是中国球员中少有的兼具身高与力量的强力中锋,还拥有抢篮板的看家本领,被认为是继三大中锋之后,最有希望进入NBA的新星之一。
太阳的诞生 第三部分:篮球 易建联饰演姚明 II
2003年9月初,《时代》杂志意外地选择了一位中国小将作为其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这位小将名叫易建联,出生于1987年10月15日,此前还只是一位不为大众所知的普通篮球少年。
《时代》杂志对易建联的关注,源于他今年7月参加的为期一周的大个子训练营。该训练营由美国篮球之父皮特·纽维尔于1976年创办,迄今已走出10位NBA状元秀,包括中国的姚明,因此也被誉为“巨星的摇篮”。易建联在赞助商耐克的推荐下参加了该训练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篮球天才少年一起训练,得到了皮特·纽维尔的高度评价。在皮特亲自挑选的示范表演结束后,皮特称赞道:“26年来,我从来没有邀请过亚洲球员来给大家做示范表演,易建联是第一个。”
训练结束后,美方组织营员们游览拉斯维加斯的夜景。就在易建联陶醉于那里奢华的景色时,一个面色红润的美国人突然跑过来,对他喊道:“Hi!姚明!你是姚明!”易建联听到有人叫自己姚明,有些尴尬。随后他礼貌地用刚学会的简单英语回答道:“不,我不是姚明。”没想到,这个美国人的误会,最终为《时代》杂志主编引出了话题。姚明在NBA取得巨大成功后,很多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中国。他们认为,在姚明之后,一定能发现“姚明二世”。最终,《时代》杂志以《谁是下一个姚明》为题,把矛头对准了年轻的易建联,称他将是未来最有可能的“姚明二世”。
还不到17岁的易建联,身高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米11。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还在生长发育期的他来说,这还不是最终的身高。据说,易建联现在穿的鞋子尺码和姚明一样,而姚明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名气远不如他。最重要的是,易建联具备了成为球星的所有条件:速度、灵活性、协调性、弹跳力和身高。虽然他的体力还不够,对抗能力也欠缺,但他毕竟才16岁,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外界的过度关注,让打球才四年的易建联很苦恼:“我感觉压力太大了,现在最需要的是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易建联也不喜欢别人把他和姚明相比,不喜欢别人叫他“姚明二世”。在他看来,姚明只能有一个,而他真正想做的是自己,也就是做“易建联一世”。
篮球-强力中锋 唐正东
唐正东:1984年出生的唐正东是易建联之外又一位受到NBA关注的中国篮球新星,他和易建联一起组成了中国青年男篮的“双塔”。唐正东身高2.16米,体重超过140公斤,是中国球员中少有的兼具身高与力量的强力中锋,还拥有抢篮板的看家本领,被认为是继三大中锋之后,最有希望进入NBA的新星之一。
太阳的崛起第四部分:F1程丛夫乘着“凯旋之轮”走向凯旋
北京时间2003年6月19日21点,中国车手程丛夫终于收到了迈凯伦车队的通知,他将正式成为迈凯伦车队的签约车手。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赛车运动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因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加入世界级车队。出生于1984年8月15日的北京车手程丛夫也成为最接近F1运动的中国人。
F1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为“世界三大赛事”,虽然全球有上亿的赛车手,但每年有资格参加F1的只有22人,所以这22人都是世界级的明星。过去,由于成本高昂,F1运动中从未出现过中国人的身影,但随着2004年F1上海站比赛的正式确定,中国F1车队和F1车手即将崭露头角,而在所有可能的候选人中,程丛夫无疑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位F1车手的。
程丛夫绰号“毛丹”,被誉为“中国的迈克尔·舒马赫”。12岁那年,他赢得了人生中第一个赛车冠军:首届北京卡丁车顺祥杯锦标赛;两年后,他又参加北京卡丁车锦标赛,一个赛季内夺得9个分站冠军,最终夺得年度冠军。此后,程丛夫加盟英国福特方程式蒂姆车队,成为首位走出国门加盟欧洲方程式车队的中国大陆车手。近年来,程丛夫在国内比赛中连胜,迅速引起了国外车队的关注。
加盟迈凯伦后,程丛夫首先要参加十一场欧洲雷诺方程式比赛以及九场训练课,这些比赛全部由迈凯伦车队承担。虽然雷诺方程式距离F1正式比赛还有三个级别的差距,但对于一名年轻车手来说能达到这一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5月16日,迈凯伦技术人员对程丛夫进行了试驾,结果显示程丛夫在赛车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参加试驾的教练们都称赞程丛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优秀车手。尤其是程丛夫在试驾过程中展现出的技术和稳定性,赢得了迈凯伦老板丹尼斯的青睐,丹尼斯表示愿意帮助程丛夫早日步入F1正式车手的行列。
“能有机会受到迈凯伦这样的车队指导,我真的很兴奋”,程丛夫激动地说道中国的篮球明星,“我的梦想是成为第一个闯进世界的中国F1车手。”
F1 - 未来职业 F1 车手詹家图
香港车手吉姆·卡图与程丛夫同龄,出生于赛车世家,现效力于上海FRD佳通轮胎车队。
2003年10月,著名的F1雷诺车队邀请他参加试车,詹加图不负众望,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对方的认可,雷诺车队正式承诺赞助詹加图成为一名职业F1车手。
F1 - 蒋腾逸,最有可能成为F1车手的中国人
出生于1986年的江腾一是第一位获得厂商赞助全年参加欧洲顶级赛事的中国车手。2003年7月,德国大众为车手提供了赛车及相关配件,一汽大众承担了日常费用。江腾和另一位车手陈少泉一起去德国参加了2003年的大众一级方程式比赛。18岁的他也被视为最有潜力成长为F1车手的中国人。
太阳的崛起第五部:乒乓球世乒赛小虎邱奕科
去年夏天的巴黎世乒赛上,邱奕科一鸣惊人。这是他首次代表中国出战世乒赛。他在第二轮比赛中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国选手波尔,并将后者挡在男单32强之外,成为当时世乒赛的最大冷门。而且,邱奕科的敢打敢拼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刚刚走出非典阴影的中国人民。乒乓球老将许银生称赞:“这次比赛邱奕科发挥出色,展现了中国小将不怕虎的精神。”
邱轶可1985年1月27日出生于四川成都。6岁那年,他在热爱乒乓球的母亲的指导下开始接受正规的乒乓球训练。2002年12月,邱轶可夺得国际乒联瑞典职业巡回赛总决赛青年组男单冠军,随后入选国家队。幸运的是,他在众多同龄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巴黎世乒赛的参赛资格。“当时我觉得很惊讶”,邱轶可说,“我是在当天6点看体育新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上了世乒赛的参赛名单。”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是那届世乒赛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
世乒赛上,邱奕科经过四轮激战闯入八强,虽然在半决赛中不敌师兄孔令辉,但对于这位首次参加世乒赛的年轻新秀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邱奕科的表现征服了不少挑剔的目光,尤其是在淘汰波尔之后。未入选世乒赛的队友张超对他表达了由衷的钦佩:“邱奕科在场上的冷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赢球之后也很冷静,好像是理所应当赢球一样,他的自信我很佩服。”
如今,邱奕科已经成长为中国新一代乒乓球领军人物,虽然从巴黎归来后,他的成绩稍显平庸,但凭借着世乒赛上的出色发挥,人们有理由相信,他将成为中国乒乓球未来的栋梁。
乒乓球:王皓,最早成名
其实在邱轶可成名之前,比邱轶可大一岁的王皓一直都是中国男乒新生代公认的一号种子,也是最早成名的那一个。2002年别人还默默无闻的时候,王皓就已经有了些名气,在世界大赛上屡屡战胜世界著名选手,直到现在,他依然是中国新生代选手中唯一一位世界排名进入前十的选手。只不过,在世乒赛上,王皓没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水平,早早被淘汰。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对于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来说,只要能够顺利调整好心态,他的职业前景还是不可限量的。
乒乓球——陈玘脱颖而出
除了邱奕科和王皓,还有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乒乓球新秀,如陈玘、郝帅、单明杰、张超等。这些人实力相近中国的篮球明星,经常互有胜负。但由于中国乒乓球人才济济,很多球员都缺乏在重大比赛中充分表现的机会。2003年9月的中国公开赛上,陈玘追随邱奕科的脚步,击败波尔,从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乒乓球界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太阳的诞生 VI:羽毛球林丹天生霸气
2003年林丹崛起的势头和他凶悍的球风一样令人生畏。在2002年韩国公开赛上首次夺得男单冠军后,林丹经历了一年半的沉寂,但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他积累的能量开始爆发:先是9月下旬的丹麦公开赛夺冠,随后又接连夺得香港公开赛和中国公开赛冠军奖杯,世界排名也一跃成为第二位,超越了曾与他齐名的鲍春来。
林丹1983年10月14日出生于福建龙岩,是中国羽毛球界最具巨星气质的新星之一。他左手握拍,以拉、吊、攻为主打,步法灵活,扣杀犀利,落点刁钻,打法有力。他的教练钟波曾评价林丹:“他胆子大,站在场上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具备成为世界级选手的气质。”主教练李永波也表示:“林丹将是未来男单第一的最有力争夺者。”
林丹在比赛中总是闪闪发光。除了天生豪爽,他还有很强的炫耀欲望。运动服的衣领总是像短发一样竖起来,显得非常酷。每次打出好球,他要么将球拍直指空中,要么快步跑来跑去。偶尔,他会对支持他的球迷抱拳飞吻。教练总是对他的即兴发挥给予包容和理解:“比赛中不要太老实,活泼的孩子更容易展现自己。”
培养出韩健、杨扬、赵剑华、吴文恺等世界级球员的中国羽坛名将侯家昌也十分看好林丹,称他和鲍春来会给中国羽毛球带来十分光明的未来:“印尼巨星林水镜、中国的韩健,以及所谓‘四大天王’杨扬、赵剑华,都在不到20岁的时候展现出超人的控球能力。林丹和鲍春来不仅控球好,而且杀伤力也很强,所以我很看好他们的前景。”
羽毛球:鲍春来与林丹被誉为中国羽毛球“双子星”
来自湖南的鲍春来比林丹大半岁,成名也早一年,2000年夺得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2001年夺得丹麦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鲍春来身高1.90米,是中国男单选手中最高的,臂长、动作灵活,对球的理解力也很好,和林丹一起被称为中国羽毛球界一对天才“双子星”。
太阳的诞生 VII:体操天才侯敬多来自湖南
2003年10月的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年仅16岁的侯景夺终于当选“全国城市运动会之星”。这是对他在男子个人全能和男子团体项目上获得两枚金牌的认可,更是对他巨星潜质的认可。湖南小将侯景夺正在沿着前辈们的轨迹,一步步走向巅峰。
对于体操来说,全运会就像是明星成长的摇篮,中国很多体操明星都是从全运会起步,走上世界舞台的,首届全运会诞生了李小双,上届全运会诞生了李小鹏,而本届全运会侯敬多则被圈内圈外一致看好,被认为是中国体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最大的希望。
2002年2月,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的侯景夺参加了第一项全国性体育赛事——城运会。但他的首秀便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稳重。不少体操专家称赞他:“他比赛能力很强,场上掌控力很强。”侯景夺的教练邱奇也认为:“侯景夺天生就拥有一副适合体操的身体,他的天赋和当年的李小鹏差不多,是一个领悟力高、冲劲足、比赛能力强的选手。”
侯景夺与他的湖南老乡文毅、江苏运动员周竹林一起,被视为中国男子体操未来的新希望。面对记者的采访,成熟的侯景夺似乎总是沉默寡言,但他还是不小心透露了自己的秘密:“我的下一个目标是2008年夺金!”
声明:本文为《人物》杂志向新浪网提供的独家报道。